台北獨立小眾劇場介紹—體驗台灣藝術的特有風情 - 一起瘋台灣 Funintw

體驗台灣,不只旅遊:

吃的、用的、玩的、看的,我們通通介紹給你

說到劇場,你會想到什麼呢?大型舞台劇,還是百老匯音樂劇?其實這些經典舞台表演都是由小劇場演出慢慢發展而來。在台灣,除了知名的兩廳院、表演藝術中心、歌劇劇場等大型表演劇場外,也有一些小眾的獨立劇場提供表演工作者們創作及發揮空間。
近期疫情影響之下大型劇團紛紛受影響,更別提小眾獨立劇團更是受到波及,在最近疫情終於減緩,許多獨立劇場也開放解禁,讓民眾能進到會場欣賞演出。如果你也喜歡欣賞表演,不妨趁著藝文券發放期間,鬆口氣來場台灣劇場巡禮吧。

台北獨立小眾劇場介紹—體驗台灣藝術的特有風情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何為劇場?在劇場中你能看到什麼

    舞台表演藝術

    舞台表演藝術與一般電影戲劇有所不同,相較於螢幕上的戲劇表演,舞台表演更著重於「對話」,因此在舞台劇的劇本描寫上更重視於台詞的描寫,利用對話,燈光,甚至能利用舞台表演才有的現場互動,也就是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互動來完整一齣舞台劇故事。
    你可以在劇場裡近距離體驗舞台表演者的身體力行,接收表演者傳達的情感與力度,及舞台布置和燈光塑造的獨特之美,相較於隔著螢幕觀賞演員的表演,親臨現場更是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感受。

    實驗劇場

    實驗劇場意指有些創作者對於演出形式有另類想像與嘗試,利用劇場進行實驗的一種模式。近期也有越來越多劇場中擺設「黑盒子」,指的是一個黑色開放式空間,創作者可以依照自己所想來擺設舞台甚至是觀眾席,也能在任何地方佈置佈景與燈光效果,透過開放式空間來進行實驗般的演出。
    實驗劇場又可以區分為三大面向:空間,形式與內容。

    空間實驗

    空間實驗指的是從空間的改變,可從觀眾欣賞單一方向的表演跳脫出來,例如將觀眾席設置於中央,而表演者在四週表演,形成空間的轉變,常看見的例子也有當表演者在劇情進行中從觀眾席走上台,在表演過程除了能增進觀眾互動和趣味,也能跳脫出表演僅限在舞台上的框架。

    形式實驗

    除了一般單獨的戲劇演出,使用音樂,舞蹈或戲曲將舞台戲劇結合也是一種表演形式上的實驗,最常見的音樂劇形式便是一種形式實驗上的發展成果。

    內容實驗

    內容實驗指得是從劇本上來進行創作實驗,例如將一個順述性的故事經過巧思後轉為倒敘,或是在利用多人視角去闡述同一個事件,可增加劇情的懸疑和趣味性,讓整個故事更加吸引人。

    劇場與台灣文化的結合

    在台灣不僅有專門場地提供給劇場,也有一些文化古蹟建築結合的劇場場地,表演場館若擁有當地特色及週邊商圈的特色,將會更吸引人群前往欣賞表演,例如剝皮寮,齊東詩社等,除了做為欣賞表演藝術演出之場地,不妨也趁機來此走走,欣賞一下台灣獨有的傳統古蹟與文化。

    台灣表演藝術的盛衰

    台灣的表演藝術雖然屬於小眾但並不缺乏人才,現今台灣存有的表演藝術團體就多達6000多個,在不匱乏劇本與優秀演員的情況下,台灣的劇場表演仍然是屬於無法蓬勃發展的情況,其中,問題大多來自於資金的缺乏和劇場技術人員限制。

    表演劇團眾多,創意不匱乏

    在台灣,除了小型劇團,正規大型劇團諸如果陀劇場,綠光劇團,表演工作坊與紙風車劇團等每年都推出各式演出,而小型劇團在各式獨立劇場中,也能發揮創意,利用黑盒子,小劇場等不同場地嘗試不一樣的表演型態,實驗類型的創新對於激發創作者的創意,產生更多吸引人的演出。但是,雖然台灣表演藝術人才眾多,市場不大及環境影響之下,還是難以讓這項藝文產業發展得宜。

    資金缺乏與政府的漠視

    舉例來說,台灣雖然擁有小型劇場提供給表演藝術團體,但租金高昂,能進行的排演和日程匆忙,而政府提供的補助與成本比例無法相補,相較於歐洲國家的藝文補助,他們的經費大多能供給三分之二左右的成本,給予資源與平台之外,劇場技術人員的固定也比台灣時薪制人員穩固,台灣的劇場收入大部分來自觀眾,常常導致收入持平或入不敷出,讓創作產出更加困難。

    劇場技術人員

    在歐洲國家,劇場技術人員多採固定人員,且由劇場本身提供月薪,甚至劇場內部會有自己的駐館導演,並非全部採取出租劇場給外部表演團體的演出。而台灣的劇場除了需要自己尋找場地,創作收入來源則幾近九成來自於民眾買票之票房,劇場工作人員也大多需要表演藝術團體自行尋找聘用,並通常以時薪計費,使得演出製作成本更高。

    疫情影響之下

    而近期由於疫情影響之下,許多劇團更是因為觀眾無法進場觀賞演出而收入掛零,許多劇團只能依靠政府紓困度日,不僅是小劇團,知名劇團例如綠光劇團與紙風車劇團更是因演出取消而營收大損,在表演藝術營收本就不高的台灣,持續堅持在這塊努力的表演藝術人員實屬辛苦。雖然許多劇團隨著疫情變化開始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但如果沒有在現場進行觀賞,無法在現場感受舞台燈光音效及演員的表演,的確會難以感受到劇場獨有的魅力,因此如果對劇場演出有興趣,在疫情解禁的時候,不妨試著走進劇場欣賞演出支持劇團,也許能夠體會到不一樣的感受。

    來這裡欣賞不一樣的表演,台北小眾劇場介紹

    近期疫情減緩,許多小眾劇場也紛紛開放表演,讓民眾能進到劇場欣賞演出,如果你也想出外走走,不妨試試來這幾家劇場看看演出,除了蒞臨現場感受面對面才有的震撼,還能走走逛逛欣賞一下這些獨立劇場的建築藝術~

    牯嶺街小劇場

    牯嶺街小劇場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擁有多年歷史,它建於1906年,在日治時期作為日本憲兵分隊所,1945年光復後改為台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直至1993年止。在經由各界藝文人士努力後,台北市政府在1996年將該址規劃為藝文劇場,現在由身體氣象團營運管理。一樓設有大廳,展示區及館內最主要的表演空間實驗劇場,後臺保留了前身警察局的拘留室,讓表演劇團能有更多趣味創作空間,也可作為獨立藝術裝置欣賞。二樓的藝文空間作為館內的展演場地,可容納約40人,提供多項設備可舉辦藝文茶會、發表會、展覽、小型戲劇等活動。三樓則為排練場,可供表演團體排練或是工作坊的課程使用。
    平常除了進場觀賞演出,民眾也能進場參觀內部環境,但近期由於疫情影響,無法入場參觀,僅提供表演團體的租借和觀賞演出民眾進入館內。

    牯嶺街
    圖來源自:維基百科

    營業時間:每週一至週五 11:00~19:00
         每週六11:00~15:00

    牯嶺街小劇場官網

    表演36房

    表演36房又為永安藝文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優人神鼓共同打造的藝術人文空間,1972年時原為市場管理處公告為零售市場預定地,於1988年徵收,1999年3月臺北市都市發展局規劃興建地上、地下各一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物。2003年完成擴建2-5樓,並轉由文化管轄。2005年優人文化承接後正式啟用。目前內部二樓主要有藝文展覽室可供靜態展覽展示,以及心靈健身房,適合小型演出和工作坊等活動,三樓則有舞蹈教室可供劇團排演,四樓提供音樂性質活動排練室和武術啦啦隊等訓練空間,五樓則是黑盒子劇場空間,是最主要的劇場表演場地。
    近期因為疫情,進館參觀需要採取預約制,課程和場地的租借仍正常進行。

    永安藝文館表演36房
    圖來源自:文化局

    營業時間:每週二至週六09:00~21:30
                        週日09:00~18:00

    表演36房官網

    南海劇場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中的南海劇場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台灣藝術教育館隸屬於教育部,是為推廣學校藝術教育的國立文教機構,其中除了南海劇場、南海藝文廣場,還設有南海藝廊和南海戶外藝廊等,不定期舉辦展覽和戲劇演出,並經常在此舉辦全國學生的藝術,音樂,美術等大賽。在南海藝廊,保留了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建功神社,日治時期的建築只保存了神社的圓頂大廳部分。戰後原本屬於神社的──鳥居、側邊的廊道都已被政府拆除,現存可見的建築式樣是在1960年改建後的樣貌。
    南海劇場採鏡框式結構,座位設有647席,有二樓座位,算是中型劇場,表演工作坊的經典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出演便在此地演出。
    近期暫時沒有劇團演出,但仍可至南海藝廊欣賞各式展覽展出,其中韓國達客帶來的流浪動物主題展覽GREEN將於10/2~10/23號在第三展覽廳展出,並於10/26~11/14接續展出物種危機主題的展覽Red
    疫情期間若要參觀,需要採取線上預約形式。

    圖來源自:維基百科

    營業時間:每週二至週日09:00~17:00

    南海劇場官網

    烏梅劇院

    位於華山園區中的烏梅劇院前身曾是酒廠,結合果酒練舞場與中3館2樓拱廳三個各有風味的空間,是華山園區中表演藝術展演的重要場地。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位在台北市中正區,算是文青必去的一個經典景點,各式大大小小的展覽皆會在此展演,但除了展覽之外,華山園區也設有劇院讓表演藝術團體能在此申請演出,在園區中,你能逛到各式文創商店,市集,或是欣賞街頭藝人表演,逛累了,就不妨到劇場裡坐坐,感受一下表演團體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饗宴。
    近期烏梅劇院有一個節目即將演出,是由神色舞形舞團帶來的《轉接・點》,靈感來源自觀察在疫情發生當下的人們,改變生活慣性相處的方式後,表演藝術該如何演繹,將以身體舞蹈,特技,串聯虛擬實境影像及時間六維觀點串連整個表演演出。

    烏梅劇院
    圖來源自:烏梅劇院官方facebook

    營業時間:戶外空間24小時開放,室內空間依各館公告時間開放

    烏梅劇場官網

    濕地venue

    濕地venue位在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成立於 2015 年 12 月,是一個實驗性質的複合式展演場域,濕地結合了各式共同工作空間、展覽空間、活動空間,從地下一樓到五樓共五個空間可供租借,地下一樓至多可容納150人,適合各式音樂表演,戲劇演出,一至三樓一層則可容納約60人,適合進行展覽和音樂表演,發表會等活動,一樓也有餐廳可以品嘗美食。
    近期雖然沒有戲劇演出可供觀賞,但是全新展覽新條通樂園將於10/8日起至10/21進行展出,也將有市集讓民眾參觀選購,展覽和市集皆為免費入場,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到這個新穎的美式空間逛逛。

    濕地
    圖來源自:文化部

    營業時間:每週一至週日11:00~22:00

    濕地venue官網

    台灣文學基地(原齊東詩社)

    位於台北市濟南路的台灣文學基地前身為齊東詩社,在2006年齊東詩社被指定為文化資產,於2009年由文化部修繕此處,並將這座重要的建築命名為「齊東詩社」,由台灣文學館經營。在2020年正式轉型為「台灣文學基地」。此地共有七棟歷史建築,在日治時代被稱為幸町職務官舍群,是台北市目前最大的日式宿舍建物,為了讓民眾能在保有臺灣歷史文化價值的日式宿舍群中親近文學與文化活動,也在此地規劃了展覽、跨界展演、作家駐村等各式藝術活動,除了不時會有跨界展演與劇團合作演出,也有長期性展覽可供觀賞,整個園區的日式風格濃厚,還有日式茶點店Matcha One進駐,悠閒時刻就來此處走走欣賞展覽和劇場,過個別具風情的午後吧。
    目前由於疫情,若要進場參訪需要前一天進行線上預約,若當天預約人數未滿則可現場登記入園。近期雖然暫無劇團演出,但仍有台灣文化基地的長期展覽,以及關於台灣推理文學的展覽–「臺灣推理一二三」正在展出中。

    台灣文化基地
    圖來源自:台北旅遊網

    營業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

    台灣文學基地官網

    寶藏巖台灣國際藝術村

    台北國際藝術村於2010年正式成立,位於台北市汀洲路三段,公館附近的小觀音山,從山上市定古蹟寶藏巖寺延伸出去的歷史聚落。寶藏巖聚落曾經是違章建築,在經過民眾抗爭和爭取後,最終被保留下來,並被核定為歷史聚落,在2010年由文化局接管成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延山坡而建的聚落是由廢墟,房舍呈現不規則的形狀,而藝術村內主要在協助各式藝術家進行創作,內含展演空間,藝術家工作室,也提供藝術家短期駐村。其中,寶藏巖藝術村不僅有藝術家居住,當初抗爭的19戶原住戶也都繼續在聚落中生活,形成共生聚落生態。
    除了各式展演,表演藝術團體差事劇團也是其中的駐村藝術家之一,去年於寶藏巖演出的戲劇作品「戲中壁」也引來不小的討論。
    防疫期間若想進村參觀,依然須遵守一般防疫措施,保持社交距離。

    寶藏巖聚落
    圖來源自:維基百科

    開村時間:每週二至周日11:00~22:00

    寶藏巖台灣國際藝術村官網

    剝皮寮

    剝皮寮是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歷史街區,剝皮寮聚落形成於清代,混和了不同時期風格的建築與人文風貌,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充滿文化意涵的聚落同時也是鄉土歷史教育與藝文展演的重要場地,電影艋舺更在此取景,當時引發了不小的熱潮。
    剝皮寮的紅磚瓦牆充滿歷史風情,除了不定時會出現在小屋內的各式展覽,走在街道上也能欣賞不同時代的建築特色。剝皮寮也提供場地租借,其中最大的演藝廳可容納約150人。
    近期防疫期間,若想參觀街區須由遊客中心量體溫後入場,雖然疫情緩解,但仍要注意保持社交距離再參訪喔!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圖來源自:維基百科

    營業時間:街區:每週二至週日 09:00~18:00
         室內:每週二至週日 09:00~18:00

    剝皮寮官網

    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竹圍的藝文空間,於1995年成立,以在地行動、國際連結為主旨,協助臺灣國內外藝文創作者能夠從事創作、展演、藝術教育等活動。竹圍工作室前身曾是廢棄雞舍,經過創辦人與其他陶藝家一同精心整理後,成了如今隱身於市的藝術工作室。這25年來,竹圍工作室幫助了無數國際藝術家,策展人,藝文工作推動者,並長期觀察進行行動研究,其中包含藝術村、閒置空間再利用、以及創意城市等三項議題,在2013年也獲台北市文化局營運管理補助,讓竹圍工作室成為藝術工作者們實驗、育成的理想地點。內部也提供各式展演空間,也曾讓劇場團體進駐藝術村。
    可惜的是經過這25年,仍不敵疫情及創辦人蕭麗虹的逝世,將在今年年底正式熄燈。

    竹圍工作室
    圖來源自:觀光旅遊網

    關於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