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COVID-19新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升溫,使台北市與新北市即日起至5月28日升為第三級疫情警戒,外出都需要全程戴口罩。日常生活都大大受到影響,許多人上班上課都需要搭乘的大眾運輸工具,也開始有一些防疫措施需要注意。交通部說,疫情升溫,為了有效的防範疫情傳播,雙北捷運、公車即日起至6月8日將升級為第二級防疫措施,將進行人流管制,分散尖峰人流(配合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並加強環境徹底消毒清潔,防止疫情繼續蔓延,也呼籲民眾非必要出門,請不要外出!!!
那雙北捷運、公車到底有什麼變化呢?本文將帶您一次了解~防疫時期需要大家團結一心,共體面對疫情, 並好好落實防疫相關作業!
出門、搭大眾運輸工具都要戴口罩嗎?
雙北民眾除了搭大眾運輸工具外,只要是出門就必須戴上口罩,未戴口罩將依傳染病防治法將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
搭大眾運輸工具都要實名制?
什麼是非必要的出門?
非必要的出門是指出門參加聚餐、同學會、旅遊、參拜等群聚活動,防疫期間請暫時停止此活動,當然參加宗教集會、進香參拜及遶境活動一律停止。另外,戲院、運動中心、展演場所、活動中心、室內溜冰場、室內游泳池、遊樂園、專營兒童遊戲場等娛樂性質場所,也屬於不必要的活動集會。
民眾上班上學、就醫、民生採買、參加婚喪禮都不列於此,但都需要落實實聯制與維持社交距離。
台北捷運防疫規定
應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台北市政府防疫政策,台北捷運有幾項防疫規定,要搭乘的雙北民眾有幾項規定需要注意:
1.體溫超過攝氏38度民眾拒載
台北捷運經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可以拒絕體溫攝氏38度以上民眾搭乘,當偵測到民眾體溫超過攝氏37.5度時,將到複檢區再以耳溫槍量測耳溫,若耳溫攝氏38度以上,會進行勾填「發燒民眾風險評估表」,進一步蒐集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與群聚情形(TOCC)。若發燒旅客具備TOCC其中一項,將協助通知119以救護車載送送醫;如無TOCC,則代為聯繫防疫計程車或親友載送。
2.分散人潮,請避開高峰時間搭乘
目前雙北升級為第三級,因應彈性上班,但為了分散人潮減少捷運有群聚的可能性,請民眾07:30前或08:30後再搭車,並且至旅客較少的頭尾車廂以分散尖峰人潮,北捷也會觀察人潮情形,適當調整行車班距。同時北捷將會加強月台與車內部的清潔消毒頻率,改為每2小時進行月台清潔,以及每4小時進行車內部清潔。
3.附屬產業暫停開放
自5月15日起暫停開放兒童新樂園、臺北小巨蛋(含冰上樂園)、北投會館、捷韻國際會議廳等場館及貓空纜車。
台北公車防疫規定
應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台北市政府防疫政策,搭乘公車除了強制戴口罩之外,也禁止飲食與飲水,若因生理需求服藥之類的,食用完後請儘速佩戴口罩!確實落實社交距離,盡量梅花座或隔空位,與人保持著1.5公尺社交距離。
雙北十大防疫規定
- 外出時應全程戴口罩。
- 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 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的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
- 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
- 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職場及工作處所,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的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遠距辦公或彈性時間上班。)
- 全面禁止進香繞進活動、平安聚會、聚會,其他宗教活動實聯制。
- 餐飲場所應落實實聯制、社交距離、隔板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則改採外帶。
- 婚、喪禮應落實實聯制、社交距離並加強清消。
- 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台北防疫規定
公共場所 |
|
學校 | 強制戴口罩、有疑似症狀者就醫並停止上課、改為遠距教學
(12歲以下學生家長、家中有身心障礙孩子需要照顧的家長,可請防疫假!) |
捷運、公車 | 強制戴口罩、進站體溫量測、禁止飲食,鼓勵電子票證記名制。 |
新北防疫規定
公共場所 |
|
學校 | 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實施停課不停學,包含公私立托嬰中心和居家托育服務,從5/18實施到5/28!國三、高三畢業典禮改為線上,而各大專院校以各校公布為主! |
捷運、公車 | 強制戴口罩、進站體溫量測、禁止飲食,鼓勵電子票證記名制。 |